时间:2023-06-20 14:39:10 | 浏览:44
1948年,毛主席带领中央前委机关,由延安东渡黄河,前往西柏坡,指挥最后的战略决战。
此时的革命形势一片大好,毛主席、周总理等人一路走来,无不欢欣鼓舞。
但当一行人抵达五台山时,突遇大雪。雪景虽美,行路却难。
盘山公路坡陡弯急,为了保障安全,众人决定在山中塔院寺的方丈院住上一夜。
而在第二天游览寺院的过程中,院内僧侣热情地邀请毛主席抽支签,主席见盛情难却,欣然答应。
在抽中一支上上签后,老僧连连称赞鸿运当头,主席却摇了摇头说道:感谢您的好意!
那么,这样一群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夜宿佛教名山的寺院中,都发生了那些故事?在与僧人交流所碰撞出的火花中,又可以看到主席对宗教文化是怎么的态度?
(塔院寺大白塔)
这一切都要从夜宿五台山说起。
当时的五台山已经是解放区,想到要夜访名寺,毛泽东等人很是激动。
“当年转战陕北时,到过佳县的白云寺,这回到五台山,可要大饱眼福喽。”
到了方丈院,庙中已经备好住处。一席土炕、一套桌椅,简单却整洁。
屋子中间还放着火盆,让室内添了一丝温暖。
众人正围着火盆烤火,寺里的老方丈已经得到消息,带着小沙弥,热情地接待了他们,为他们送来素茶和素斋。
看到毛泽东在看经书,方丈有些好奇,“贵人也读经书吗?”
(毛泽东、周恩来和任弼时)
主席坦然地将经书递给方丈,笑着说:“随便看看。我们是无神论者,不信佛,也不用叫我‘贵人’的”。
一番话下来,大家的距离迅速拉近了。
早在10年前,毛泽东就曾称赞“五台山前有鲁智深,今有聂荣臻”。
如今碰上了东道主,他顿时起了兴致,向老方丈询问起来,“鲁智深当年是在哪个寺院当和尚呀?”
老方丈随即告知:“刚开始,是在菩萨顶,安分当了7个月和尚”。
顿了一下后,又说道,“后来因为偷吃狗肉、醉打寺里的小师父们,就被放逐到开封的相国寺了”。
(五台山菩萨顶)
接着,毛泽东又想起了杨五郎。据说就是这位杨家将,在五台山培养起了一批护院武僧。
“杨五郎是在显通寺出家的,他所用的大铁棍,如今已经是镇山之宝啦”,说起杨五郎,老方丈也是与有荣焉。
听完老方丈的介绍,毛泽东笑着点点头,顺着话头讲起了梁山好汉和杨家将的故事。
众人听得津津有味,直至夜深。
第二天,雪住天晴。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三人起了个大早,呼吸山里的新鲜空气。
寺院里晨钟暮鼓,钟声就是一天开始的信号。早起的三人正好赶上了寺里撞钟做早课。
老方丈看到打头的毛泽东,热情地邀请他们一起去撞钟。推辞不过,毛泽东跟着方丈进到了楼内。
这回是“不当和尚也要撞钟了”!毛泽东抓住用来敲击的木柱,撞向重达九千九百九十九斤半的大铜钟。
(五台山铜殿)
随后,他看向一旁的周恩来,“我们两人一起吧”。于是两人合力,再次撞响了铜钟。
霎时间,清亮的钟声响彻全山,毛泽东他们也仿佛受到了鼓舞。
老方丈合掌施礼,颇为感概,“施主远道而来,为敝寺撞钟,想必未来也能如这钟声一般,声震寰宇”。
这一串钟声,不仅开启了新的一天,还将开启中国崭新的明天。
敲完钟后,三人又结伴登上了居高揽胜的山海楼。凭栏远眺,只见一片霞光自远方慢慢铺展开来,群峰绿树、寺宇梵宫,皆沐浴在阳光之下,分外妖娆。
面对这如画的江山,毛泽东伸手向东南方向指去,“看,那里就是河北,过了山区,就是冀中平原”。
此时的三人,目光炯炯。他们似乎从那远处升起的霞光中,看到了中国革命的光明灿烂的未来。
(五台山远景)
看过清晨的曙光,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三人又在寺院里转了转。
塔院院东山门边的楹联,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
“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盼母归”。
昨晚天色暗,匆匆住进来,倒没有细看。句子通俗易懂,是方丈化用了白居易《戒杀》一诗中的两句。
“这话写得好,应该广泛宣传哩”。
毛泽东侧身看了看身边的工作人员,迈开步子,边走边解释,“我们不是和尚,不讲佛法。但是从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这对联也说得通”。
这三春鸟是益虫,不仅能捉害虫保护庄稼,还能保护生态平衡,我们人类要好好保护它们。
正说着,一行人又来到了广仁寺大殿。
一群僧众正在殿内整理寺院中的明清藏经。
(五台山广仁寺)
在一旁引导的当地干部跟里面一个叫罗真呢嘛的僧人很熟,就上前打了声招呼。
毛泽东听到这个小和尚的口音,笑着问他:“你是青海人?”
“是的”。罗真呢嘛见这位施主脾气随和,也没什么架子,就和他一问一答聊了起来。
“你去过青海吗?我们青海也有几座出名的寺院。”
毛泽东点点头,“我知道两座,西宁的东广大寺和塔尔寺”。
见对方真的知道自己的家乡,罗真呢嘛也热情起来,把一行人请到了殿内。
殿内的许多经书都有些陈旧破损,毛泽东顺势问道:“你们这经书坏了,可不可惜?”
罗真呢嘛想了下,脱口而出一句佛偈:有生之物,有生就有死;有形之物,有成就有坏。
是啊,这好坏、生死都是相对而存在的,倒是合上了唯物主义的辩证法。
(五台山毛主席路居馆)
觉得这小和尚有些见识,毛泽东又追问,“那打倒蒋介石,可不可惜呢?”
这个问题实在有些敏感,小和尚一惊,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旁边一位年长一些的僧人微微摇头,提醒小和尚千万不要乱说。
毛泽东将一切看在眼里,知道他们的难处,也就没有继续追问。而是把话题转到了寺院里的少数民族僧人、以及他们的风俗习惯等等。
大殿里的氛围这才重新热络起来。
小和尚罗真呢嘛懂得佛法,却不知道唯物主义发展观讲到的: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
而这个答案,也不需要问,就在毛泽东心中,无比坚定。
渐渐地,寺里的香客多了起来。
毛泽东一行又来到了五龙王殿。在当地,这位五龙王又被称为“五爷”,所以这里又叫五爷庙。
(五龙王殿)
据说这位五爷喜欢看戏,所以五台山上每年的庙会,都要唱上一个月的戏。
“连着看一个月的戏,这位五龙王听不腻吗?”
毛泽东一句玩笑,风趣幽默,众人随即跟着笑起来。
谈笑间,毛泽东看到殿中一位香客正在请老僧人解签。共产党人不信这些,毛泽东看了一眼,就收回了目光。
倒是那位老僧人,看到这几位客人有方丈陪同,马上起身,问他们要不要求只签。
毛泽东不好驳老人的面子,于是就着签筒,随意抽了一支。
老僧人接过签文一看,登时笑了起来,“恭喜施主,是支上上签,施主此行定会平安无事,大吉啊!”
虽然知道签文信不得,但能抽到上上签,毛泽东也很高兴,“看来我运气不错嘛”。
在此处停留了一会,老方丈又引着毛泽东一行人往其他地方去了。
(毛主席与佛教代表交谈)
告别解签的老僧人时,毛泽东郑重地对他说了一句:“谢谢您的好意”。
这是对老僧人的尊重,也是感恩老僧人的美好祝愿。
脑内闪过一路走来的艰辛历程,实在算不上顺利,但愿道路虽曲折,前途向光明。毛泽东期待着,属于中国革命的大吉“上上签”。
四 忆抗日往事,文物必须要保护
走到菩萨顶,毛泽东远远看见了殿内的弥勒佛,憨态可掬的笑容、圆鼓鼓的身材,令人深感亲切。
毛泽东边快步向前,边笑着调侃,“胖师傅,久违了”。
众人随之朗声大笑。
本来欢乐的氛围,却在一行人进入大殿后,戛然而止。
环顾四周,几尊弥勒佛雕像不是少了脑袋,就是缺了胳膊,一个个无精打采的样子。
旁边天王殿里的四大天王,光鲜亮丽的表面背后,也不知被谁掏了个大洞。
出家人对佛像最是爱惜,这些佛像怎么会如此残破不堪,毛泽东不解,“这些佛像是怎么回事?”
只见一旁的方丈十分触动,神色有些凄然,“这是抗日的时候,山上的僧侣们为掩护军民,被日军破坏的”。
说到这些,毛泽东等人也都陷入了回忆。
1937年,七七事变暴发,国家处在危急存亡的边缘。为挽救民族危亡,共产党人们义勇向前,在晋察冀建立起我党的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
而五台山,就在晋察冀军区。
从此,五台山区称为党领导人民对抗日本侵略者的前沿阵地。
祖国正在遭受苦难,寺庙亦不能独善其身。
面对百姓的苦难,五台山僧众自发成立“五台山佛教抗日救国同盟会”,并将200人的自卫队改组为“僧人抗日自卫队”。
五台山大白塔
他们保护寺庙、营救八路军和老百姓、帮助我党传递情报消息,舍身忘死,与日军开展大小战斗数百余次,是真正的抗日先锋。
追忆往昔,会想起当年艰苦卓绝的岁月,悲愤与怒意渐渐涌上心头。
这些残破的塑像,就这样静默的诉说着历史。
“我们一定要保护好寺庙和文物,绝不能让祖国的文化遗产再被破坏”。只有国家强大,人民才能安居乐业,文化才能永续传承。
我们一定,要建设一个更美好的新中国。这是毛泽东的誓言,也是必须达成的目标。
除了大殿,毛泽东一行又向寺院外围走去。
途径王八盖坡时,路边出现了一些零零散散的小商贩。
其中一个买花生零食和香烟的小摊,吸引了毛泽东的注意,一时竟有了烟瘾。
(五台山毛主席路居馆)
“想买盒烟哪”,毛泽东操着一口并不地道的五台话,和小贩聊了起来。
许是看到毛泽东身形魁梧,说话风趣,小贩自动忽略了他身后跟着的一大串人,随口问了句:“要买什么烟?”
“哈德门”,趁着小贩取烟的功夫,毛泽东又问:“最近生意怎么样呀?”
“差不多”。
取完烟递给毛泽东后,小贩见他大冬天衣着单薄,就问他:“你穿这么少,凉不凉?”
“不冷”,毛泽东摆了摆手。
见毛泽东付过了帐,一旁的随行人员走上前来,给小贩介绍了主席的身份。
得知眼前这个平易近人的买烟人,竟然是主席,小贩顿时紧张起来,双手紧紧搅在一起,嘴唇也有些颤抖。
见他这样,毛泽东连忙安抚,“不要紧张嘛,我也是人,跟你一样的”。
小贩此时什么也听不进去,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面前站着的,就是让他们过上好日子的大领导。
(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
于是,小贩强自镇静,掏出刚才的钱,要还给毛泽东。
“是你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我不能收你的钱,这烟算我们五台山的乡亲们送给您的。”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是共产党人铁的纪律。毛泽东婉拒了小贩还钱的举动。
“买卖就是要公平,而且不是我一个人,我们全国人民包括你在内,都在给革命事业做贡献的。”
自此以后,这个小贩见到村里人,就告诉人家:“毛主席那么大的人物,买烟也要付款哩”。
后记
同年4月10日上午,在山上转了一圈后,毛泽东一行人离开了五台山,乘车继续东行。
36天后,到达西柏坡。在那里,召开了意义重大的七届二中全会,揭开了中国历史新的一页。
之后,五台山毛主席路居馆立起了一块影壁,上面刻着:从建立山西的五台山,到建立全国的五台山,争取最后的胜利。
(毛主席路居馆影壁)
五台山还是五台山,又不仅是五台山。
它是抗日精神的生动展现,更是爱国主义生根发芽的土壤。
作为一座精神丰碑,五台山将永远屹立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参考文献:
侯翠平.毛主席、周副主席路居五台山[J].会计之友,2000,(第10期).
来山西工作学习住几天,五台山值不值得去?好多外地来山西的朋友,都问过我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肯定的,当然值得去。对于接待朋友去过多次五台山的我来说,对于去看哪些景点,都看些什么,我这里有一些个人的建议。很多第1次来山西的朋友,偶尔在省会太原或
中国名山大川里面,名气最大的当数“五岳”。几年前去过五岳之首的泰山,想有机会一定遍历五岳。去年“十一”期间和妻子带着小孙子去了山西的北岳恒山。因为途经河北阜平县,先在那里的天生桥景区玩了半天。这里的特色就是瀑布多。沿着修建在山沟里的台阶向上
#这么近 那么美 周末到河北##美好中国幸福旅程·河北##519中国旅游日#徐霞客是明代的大旅行家,一生钟情于山水,酷爱旅游,足迹踏遍大半个中国,写下了很多游记,后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记》,流传于世,被誉为“千古奇书”“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
▲ 老牛湾,位于忻州市偏关县与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交界处。黄河在这里入晋,内外长城在这里交汇。 摄影/薛-风物君语-1/6的山西,影响有多大?忻州,是山西面积最大、名气最小的地方。五台山、雁门关、晋北长城……这些“山西符号”太善于“吸引流量”
走进五台山,祈智求学增智慧,平安顺利保健康。五台山上许心愿,金榜题名无需愁。线路推荐香客首选线路( 含五台山大门票 ):五爷庙/黛螺顶/菩萨顶/殊像寺/镇海寺祈智求学增智慧,平安顺利保健康。五台山五台山清凉世界是文殊菩萨的道场,走近菩萨、亲
中新网太原5月25日电(记者 范丽芳)针对近日俞敏洪在山西五台山景区直播期间指出提示牌英文译文有错误的情况,5月25日,五台山风景名胜区旅游发展局提出整改意见,景区已将错误提示牌拆除,待重新制作后悬挂。5月24日,俞敏洪携东方甄选团队在五台
满清四大疑案中,顺治出家是最令人匪夷所思的:一个皇帝,居然会为了一个女人选择出家,这也太有点不像皇帝了。可是顺治帝确实是消失了,很多证据都表明,他的去向是在五台山。就连金庸先生的《鹿鼎记》,也让韦小宝在五台山清凉寺见到了顺治皇帝。可是天下名
5月24日,俞敏洪游五台山时指出景区指示牌上的英语翻译错误,并戏称接单翻译,一条收费2毛。网友疯狂艾特山西文旅。视频中,俞敏洪说,“这个地方犯了一个多词的错误,You have entered the monitoring area 就可以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境内,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也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以下是五台山景区的详细介绍:自然景观:五台山地势险峻,山峰耸立,景色秀丽。景区内有五个主要的山峰,即东台、西台、南台、北台和中台,形成五方环抱的
在五台山风景名胜区游客中心,游客正在就购票事宜向工作人员咨询。本报记者畅雪摄运营成本高、旺季时间短、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面对围绕着五台山风景名胜区旅游热点问题的争议,在此地的经营者也一肚子苦水。到五台山旅游,花多少钱才不会觉得“冤得慌”?花
近日,多个互联网和短视频平台的用户发布题为《五台山金阁寺僧人悲乐实名举报昌善、悟超私吞善款抢占寺院财产》的文章,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引发热议。6月1日,山西省五台山佛教协会发布严正声明,称该文章内容为不实信息。声明称,该文章内容为僧人悲乐凭空捏
引言2002年6月,83岁的王进仁老先生专程前往五台山台怀镇。他盼望这次行程已久,就为了去看一看塔院寺的“方丈院”(原属于显通寺)——那是1948年毛主席住过的屋——是否仍留有遗迹?1948年初,王进仁接到上级领导下达的一个重要任务——到五
五台山简介: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景区规划面积607平方千米,行政管辖面积436平方千米。《名山志》载:“五台山五峰耸立,高出云表,山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曰五台。”五台山是中国青庙黄庙共处的佛教道场,有宗教活动场所86处,其中多敕
忻州网讯(通讯员:张睿容 史文勇)6月14日,五台山景区召开2023年第一次民族宗教工作联席会议。景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白利军主持会议并讲话,景区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传达学习了五台山景区统战民族宗教工作和佛教界座谈会精神,进一
最近东方甄选走进山西,董宇辉的几篇山西小作文也频频爆火出圈,希望山西文旅可以抓住机会多多宣传啊!!!真心祈盼晋善晋美的山西可以被更多朋友看到,欢迎大家来山西玩。今天这篇推荐【五台山】。认识五台山五台山位列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位于山西省忻州